如果说国内哪个用户群体对太脱拉卡车在野外的工作能力最有发言权,我想油田师傅当仁不让。在国内很多石油管理局的文献里,都能见到太脱拉的身影,从早期的长头138到148,再到平头的813和815,太脱拉上世纪在国内的发展与石油行业紧密相连。
今天,混凝土搅拌车已经完全被国产底盘所占据,10多年前还满街跑的欧系日系底盘搅拌车如今也没了踪影。回顾曾经的搅拌车底盘市场,日系四大品牌各有所爱,欧系则主要以沃尔沃与奔驰为主。今天要说的就是本世纪初的产物,也是国内最小的沃尔沃搅拌车,FL250。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当时的戴姆勒克莱斯勒看中了国内迅速发展的豪华大型客车业务,并开始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于是扬州亚星便进入了视线范围。经过不断的谈判与磋商,1996年9月,由戴姆勒克莱斯勒与亚星集团各出资50%组建的亚星奔驰客车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投资总额为9550万,生产奔驰和
这是收藏资料当中最珍贵的一份之一。五十铃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除了引入轻卡与重卡之外,中巴也是产品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这份资料也是四款日系中巴里面唯一一份采用中文印刷的样本,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今天要说的这款车想必很多在石油系统工作的人都不会陌生,日野KB系列平头载货车。作为上世纪7,80年代国内大量进口的一款日系载货车,它在当时与五十铃的C系列卡车成为最常见的进口车之一。
相较于丰田考斯特和日产碧莲至今还有后续车型在国内拥有一定的能见度,三菱罗莎就别想了。自从三菱商用车FUSO品牌完全退出中国市场,连以前最为常见的FV系列搅拌车都成为了稀有货色。第三代罗莎在中国也曾有很高的能见度,尤其是广东三星汽车组装之后,它的影子遍布全国各地。
2002年的北京车展,当第二代沃尔沃FM系列在国内上市之时,除了牵引车系列之外,沃尔沃卡车当时还向国内主推过建筑用车,包括搅拌车与自卸车。而就是这款曾经国内最高端的自卸车产品经过了10多年的风雨后,随着环保法规的要求也不得不遗憾退役进入报废场。在本地的拆解场里,就见到了一批
上世纪60年代末,斯堪尼亚工程师开发的14升V8柴油发动机一经推出便震惊了世界,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350马力,这是真的吗?”他们的惊愕不无道理,因为在当时长途卡车一般为250马力。随着路况改善以及对提高运输效率的需求,斯堪尼亚预见了对大马力发动机的需求,V8发动机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