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全球油气装备巨头群雄逐鹿中国

时间:2014-04-23 09:02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毕淑娟

       【重型车网  转载】3月19日,全球最大石油石化装备展——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盛大开幕。展会吸引了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家展商参展,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达到46家。

  此次展会上,不仅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传统的“中国力量”,也有后劲十足的民企“新势力”,更有世界500强装备行业的“巨头”。与其说是全球石油石化装备最新成果的展示会,倒不如说更像是世界油气装备巨头激烈角逐的战场。

  角逐页岩气装备

  继上届展会页岩气装备大放异彩之后,本届的页岩气装备同样独占鳌头,企业技术路径各有千秋,产品创新源源不断。

  振威展览集团总经理张学山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本次参展的页岩气装备企业有上百家,除贝克休斯、雪姆钻机、卡特彼勒等国际巨头外,中石化石油工程、杰瑞集团、南阳二机、宏华集团、科瑞石油、上海神开、三一重工、北方重工、江汉四机等国内厂家也纷纷推出了独具特色的页岩气钻机、压裂车组、井下设备、动力设备。

  刚进入展区,记者就看到杰瑞集团展出的世界首台4500水马力涡轮压裂车——“阿波罗”涡轮压裂车,该车打破了全球单机功率的纪录,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涡轮压裂装备的国家。

  据杰瑞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阿波罗”涡轮压裂车是以一套输出功率高达5600马力的涡轮发动机作为动力单元,配备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功率JR5000型超级压裂泵的压裂车。其发动机功率密度是高功率柴油机的20倍,与传统的2000型压裂车相比,可减少55%的井场占地、车组人员配套和55%的现场高低压管汇工作量,并且由于涡轮机对燃料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柴油、井口气、LNG/CNG,包括生物燃油都可以用来驱动。

  宏华集团则彻底改变了原有页岩气井场钻采设备柴油驱动模式,设计了“以气打气,气电结合”的驱动设备,用燃气发动机取代传统的柴油发动机,利用自身生产出的页岩气驱动钻机,有业内人士用“动力革命”四字形容之。

  北方重工展出的页岩气高端压裂成套装备,同样获得了现场65个国家的1600家参展商的青睐,标志着北方重工正式跻身世界高端压裂装备制造领域。

  据介绍,北方重工页岩气压裂成套装备主要由压裂车、混砂车、管汇车及智能仪表车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具有超高压(最高达140MPa)、大排量和长时间连续工作等特点,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页岩气开采和陆地、海洋油气田开采作业。

  据BP预测,到2030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每天1.7亿立方米,而去年中国页岩气产量仅为2亿立方米。中国广阔的页岩气开发市场牵动着世界石油装备企业的神经,多家能源巨头表示看好中国市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企业与海外巨头对国内页岩气资源开发勘探的力度有望继续加大。

  剑指深海装备

  在各国加强海洋油气开发的背景下,海洋工程装备也成为此次展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展会最大的参展商,中石油组织了中技开、宝石机械、宝鸡钢管、渤海装备、济柴动力、大庆装备等17家企业组成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装备”展团参展,共计展出600余件实物展品,展示了中国石油装备近年来最高端的技术和最新的产品。

  在中石油钻井院的展台上,一款LG360/50型连续管作业机吸引了诸多观众驻足观看,这就是刚被评为本届展会“展品创新金奖”的明星产品。早在2006年,钻井院就自主研发出了第一台连续管作业机。

  钻井院产业处主管赵博说:“此次LG360/50型连续管作业机是更新换代产品,采用2车装模式,整机结构紧凑、电气液控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性好;整机获得了17件专利,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综观中石油600余件实物展品,无论是渤海装备的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还是宝石机械的7000米沙漠快速移运钻机,大都是在原有优势传统主导产品基础上的技术升级和品质提升。

  中海油更是用一半展台大小的弧形大屏幕为参观者播放海上油气勘探和深海设备相关视频。中海油一位技术人员表示:“目前中海油浅海勘探装备制造已经相对成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向大型深水设备进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国外展商的展位上都展出了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模型。记者仔细询问才发现,他们并不是船舶制造商,而是为平台或海洋钻机提供某一部件的顶级供应商。在此次参展的600余家国外展商中,很大一部分并不直接向油田、炼厂等终端客户销售产品,而是作为某一大型装备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将产品向极致、高精尖发展。

  在全球排名前列的密封件制造商特瑞堡展台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中国企业正在向总成的大装备发展,但实际上越是看起来小的零部件,制造难度越大,技术要求越高,做专做特,竞争力才能更强大。”

  作为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海洋油气装备无疑成为国内外装备企业追逐的热点。据统计,海洋石油资源将成为未来原油产量增长的重要来源,全球50%以上的油气产量和储量将来自于海洋。正是在深海能源发展潜力的带动下,此次展会中海工装备企业占到了近40%。

  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探明率较低,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未来我国将会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石油的勘探力度,海洋经济已经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与此相关的海工装备将会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

上一篇:苏州研发战地宿营消防车 可容纳44人住宿

下一篇:重心转移 北奔重卡北京车展主推轻量化车型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