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4-01 15:50来源:商用汽车新闻作者:黄裕
3月29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再次见到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汉琳,作为“贯彻落实国Ⅳ排放标准技术研讨会”的演讲嘉宾,他对于实施国Ⅳ标准另有一番见解:国Ⅳ标准实施后,距离国Ⅴ标准的实施已经不远。
推广仍需多方努力
“我们已基本满足国Ⅴ排放标准。预计国Ⅳ标准一旦实施,不会像国Ⅲ标准那样持续那么多年时间。”杨汉琳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从技术层面看,从国Ⅳ升级到国Ⅴ,发动机硬件并不需要做太大改动,可能很快过渡到国Ⅴ阶段。“事实上,不少业内同行在开发国Ⅳ发动机的同时,也在瞄准国Ⅴ标准。”
杨汉琳认为,只要过得了国Ⅳ标准的门槛,一切就比较容易。而对这个“门槛”的更深理解,便是从意识层面改变企业和用户的行为。“从市场角度分析,多数用户关注经济效益;从企业层面看,关注的是社会效益和环境友好。行业需要对用户做很多宣传教育工作。如车辆研发和销售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用户也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购车,产品从上市到使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很明显。现在从政府角度看,已经将环境友好的意义提到很高的位置,但要真正把环境友好的共识变成全社会接受的高度,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杨汉琳表示,如今实现国Ⅳ、国Ⅴ等标准均没有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接下来行业重点便是如何让各利益方自觉自愿去接受国Ⅳ,共同推进国Ⅳ标准的实施。
“十二五”将形成轻、中、重平台
目前上菲红的研发基准平台便是以国Ⅴ标准为基础。“我们的产品往上可到欧Ⅵ,向下到国Ⅲ、国Ⅳ都没有问题。同时,我认为共轨技术的可靠性非常好,比较苦恼的是市场的比例,采用高压共轨技术的仅有20%~30%。事实上,从产品周期来看,高压共轨也是较为经济的选择。如购车成本可能占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总费用的25%,其余的75%全部是使用、维护成本。我们对采用高压共轨技术的用户进行过一段时间的跟踪,使用、维护成本是比较低的,一年大约节省5万~6万元。”杨汉琳说道。
杨汉琳表示,在“十一五”期间,上菲红的重型发动机平台已基本完善。目前Cursor 9发动机已经量产,201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也将推出Cursor 13发动机,该发动机具备升级到国Ⅴ标准的潜力。“未来,重型机平台还将开发11升发动机。在‘十二五’期间,上菲红还会打造轻型、中型发动机平台,覆盖轻卡、轻客、中卡和客车领域,逐步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完整的轻、中、重型的产品平台。”杨汉琳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
未来将以提高运输效率为主
有专家认为,对待国Ⅳ标准应该像新能源汽车一样给予补贴,对此,杨汉琳认为:“我觉得国Ⅳ标准的实施,比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意义还要大。按照现在传统汽车的市场份额来看,传统汽车保有量很大。现阶段提倡环保、改善环境,实施国Ⅳ标准是主要的工作。当然,从市场接受程度看,给予适当补贴也是合理的推进方式。”
对于中国柴油机市场的技术发展和市场走势,杨汉琳认为:“一是柴油机会向大功率发展;二是柴油机的强化程度越来越高;三是趋向于高效运输。”杨汉琳表示,如使用传统商用车在两地之间运输需要5~6个小时,速度提升后,可能只需要4~5个小时。“我认为未来重卡的发展方向便是尽可能地提高运输效率。”
此外,环保、高效和安全等也是发展方向,但要一一实现,杨汉琳认为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下一篇:斯堪尼亚全新维修厂落户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