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23 08:31来源:海外网作者:佚名
【重型车网 转载】近期,在香港,中集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秦钢先生,就来自德国海登海姆市的访华代表团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此次会晤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互信——尤其对来自海登海姆的客人们而言。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总部设在距香港仅一步之遥的深圳,30 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可以显示该集团实力和发展的经营数据非常引人注目:2013 年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52%;整个集团在全球的销售额达到近58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近七十亿欧元(作为对比:总部位于海登海姆的福伊特集团在 2013 年的营业额为 57 亿欧元)。2013 年 11 月 8 日,中集集团作为投资方,收购了破产的总部位于德国海登海姆市金根的消防救援车辆设备制造商齐格勒集团。在此次收购前不久,该集团还在根茨堡(Günzburg)投资了一家制造半挂车的工厂。这些收购活动会不会对当地经济构成威胁?绝对不会!从 Ostwürttemberg 地区工商会会长Helmut Althammer 先生在香港总商会主持的上述会晤和讨论会中完全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中集集团现在是活跃在世界各大洲的龙头企业,企业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创造协同效应、提高效率,当然还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当秦钢总经理谈到“协同效应”时说,中集集团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路径和取得的业绩让这个虚幻的词变的很具体:这一切都始于 1980 年,从生产海运集装箱开始,之后扩展到机场设备、道路车辆、能源化工和食品运输存储设备、海洋钻井平台、重型卡车等等。
说到协同效应,对于管理者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往往也是最重要的答案:运输不同的容器和集装箱需要的是什么?没错,针对公路、铁路、甚至海路和空中运输所需的不同的车辆和装备。既然企业要发展,总要从相关的某处开始着手:于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中集集团开始进军道路车辆业务。
这条主线一直贯彻到终端消费者:中集集团还成功开发了机场设备制造业务。令中集集团引以为傲的是,中国 95%的机场以及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机场都配备了中集集团的旅客登机桥系统。如今,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在巴黎、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等国际枢纽的机场的登机廊桥内发现中集集团CIMC的标志。
中集集团并未止步于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近年来,集装箱已成为模块化建筑的基础。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要求和建筑法规日益严格,模块化建筑已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创新技术。楼房可以快速地建立起来,甚至在必要时可以整体进行搬迁——这项技术在欧洲早已十分普及。据秦钢总经理说,这在亚洲还是一个新增长市场。目前,中集集团在这方面已拥有多种产品系列。
中集集团的制造业战略布局是将重制造工业设在中国东部,从那里将产品通过海路运输销往全世界。“钢铁和铝在亚洲价格有优势,还有技术工人的成本”,秦钢总经理说。中集集团的计划是通过有效地组织,利用遍布世界各地的相应专业的厂家进行本地化生产——例如位于德国金根的齐格勒公司。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他们对欧洲格外重视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传统企业的经验以及不断的创新。欧洲法律的严谨健全以及创新速度的优势,是其他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地区所不可比拟的。这点也被秦钢总经理称为“协同效应”之一。中集集团就是想利用欧洲企业的这些优势,并将收购的欧洲企业的产品扩大销往世界其他地区。
“裁员或者只是拿走设计图纸都是短视的做法”,在全球市场,中集集团还想挖掘更大的协同效应,“我们可以用中集的销售网将齐格勒的消防车更好地推销给例如美国、巴西和亚洲机场的客户”,秦总谈到。
这样的策略和协同,齐格勒也可以从整个中集集团分布在各地及各行业的全球业务中受益。例如中集集团所快速发展的能源化工领域,消防救援技术和设备技术始终会有市场。
另外,齐格勒所拥有的水泵制造技术也是中集集团所十分重视的,因为哪里储存着液体,哪里就可能用到泵的技术和设备。这对金根的齐格勒公司来说是否是个好消息?是的。海登海姆的访华代表团通过此次香港会谈对此坚信不疑。
下一篇:冷链物流“断”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