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上海自贸区集装箱车通关时间大幅缩短

时间:2014-05-13 08:37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胥会云

【重型车网  转载】通过智能化管理,上海自贸区海关卡口验放有望从目前通过卡口时的“二上二下四敲章”,最终实现“零上零下零敲章”,车辆过卡口的时间从6分钟缩短为45秒,每天通车能力提高8倍。这是海关总署系列改革在上海自贸区推行后的最直接效果。

  一份由海关总署签发的改革方案,在网上流传。这份名为“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屮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服务模式改革方案》”的通知,给出了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改革的路线图。

  记者了解到,这份文件是真实的,并且在今年3月就已经作为内部文件下发至上海海关。

资料图:上海自贸区的集装箱卡车

  根据这份方案,海关总署要在自贸区通过实施“五化三配套”,也就是“信息化、智能化、便利化、法治化和安全化”改革,以及机构人员、科技装备和信息化系统的配套改革,形成试验区新型海关监管服务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今年1月,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在上海的一次研讨会上,就详细分析了“五化三配套”,并称信息化是改革的基础,智能化则是关键。孙毅彪当时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提问时说,信息化改造分为两期,一期2014年上半年完成,二期则到下半年完成。上海海关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肯定会按照这个时间节点推进相关工作。

  这两个时间节点,也分别对应了上述方案中的近期、中期时间节点。根据网上方案,此次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模式改革,远期目标是再用一到两年时间,全面完成试验区各项改革任务,争取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具备条件的海关复制推广改革成功经验。

  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是因为上海自贸区里很多速度需要提升,比如通关速度是衡量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指标。上海自贸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共11个海关卡口,130多个通道。孙毅彪当时提及,每天进出这11个卡口的车大约2.36万辆,其中45%是集装箱车。计算一下可知,每个卡口每天平均要通过2000多辆车。

  此前每辆车通过卡口的时间平均为6分钟,再加上有些货物是需要查验的,即便是使用目前新装备的H986系统的X光设备,也需要15分钟,无法满足企业快速通关的要求。

  另外一个影响效率的因素,是人工作业占比过高。孙毅彪当时披露的一组数据是:海关作业环节共有39个,应用计算机的环节只有5个,人工作业占比达87.2%。

  通过“五化三配套”改革后,上海自贸区的海关作业环节中应用计算机的环节会提升到14个,39个环节中还有18个环节是海关内部的环节,也会运用计算机。孙毅彪说,由此自动化率会提高3倍,人工作业占比从87.2%下降到37%。

  同时,海关的改革还要进行机关人员的重组,把4个特殊监管区域的海关机构全部整合,设立统一管理试验区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削减行政人员,大量人员充实到现场、一线,瘦上强下。

  孙毅彪当时也强调,所有的改革以及联动,都是在上海自贸区先试,然后要在全国所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联动。

  伴随着一系列“五化三配套”改革的推进,上海海关已经在更多推出便利化举措。比如从5月1日起,已经先行试点的先进区后报关制度、区内自行运输制度、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等7项制度,在上海自贸区内全面推广。

  数据显示,通过先进区后报关制度,企业进境货物从港区到区内仓库时间平均从2~3天缩短至半天,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0%。通过区内自行运输制度,每车运输时间缩短30分钟,企业一年节约物流成本约20万元。

  从5月1日~6月30日,还将分批推广和实施的制度也有7项,具体包括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集中汇总纳税制度、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等。

上一篇:安凯福田曙光车桥德州生产基地开工

下一篇:香港海关检获70万支私烟 拘货柜车司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