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0-25 14:48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佚名
【重型车网 转载】泥头车平斗一阵风,未平斗的泥头车依旧满街跑。2013年10月24日接受采访时,深圳自卸车协会透露,将统一运费标准,由目前的按运量收费改为按里程收费。对于泥头车管理,政府多部门监管又只各管一块的局面,市人大代表杨勤建议成立相应的协调委员会,填补独立监管带来的治理缝隙。
三大问题困扰企业
24日下午,深圳自卸车协会会长吴仁开及秘书长许凤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许凤强告诉记者,目前深圳泥头车企业主要面临三个问题:层层分包、限行时间长、地磅站建设滞后。这三个困境导致泥头车企业利润微薄,只好通过多拉快跑的方式来维持成本。许先生透露,“在这种现状下,加上今年雨水频繁,预计60%的泥头车企业可能出现亏损,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
根据市交委的规定,深圳各处工地的土石方工程要执行单列招标,且总核定装载量不低于400吨的运输企业才能拥有招标资质。但现实情况是,该规定成为一纸空文,真正拥有资质的运输企业沦为二手承包商,不少车队只是运输工具,这一断层导致他们本可获得的利润大打折扣。为维持利润,在原始土方承包商的要求下,多拉快跑成为众多泥头车运输企业的首选方式。
由于近年来频现泥头车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交警部门加大了对泥头车的整治力度,泥头车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运载工作。许先生告诉记者,限行为泥头车的规范运输带来很大帮助,但其另一面则是泥头车正常工作时间被压缩,“泥头车只有在路上跑才能维持利润,限行造成泥头车在规定的时间内多跑几趟,超载超速因而屡禁不止”。
据许凤强介绍,“现在每个受纳场只有两个地磅站,泥头车只能通过这两个入口过磅付费,导致车队进出缓慢,受其影响,泥头车在受纳场耗费过多时间,导致一天只能跑两三个来回。”许凤强建议,如果每个受纳场扩充至4个地磅站,过往的泥头车车流量将增加一倍,泥头车也能多跑几趟增加利润。
协会将统一运费标准
吴仁开告诉记者,层层分包导致泥头车承接工地愈加困难,为得到工地,各企业之间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根据工作规划,协会将对泥头车行业运费进行统一标准。据泥头车队老板陈先生介绍,目前市场价为48元一立方米,恶性竞争后纷纷将价格降低为38元,而每一立方米成本就达到35元,泥头车的利润被压缩严重。许凤强向记者透露,运费标准统一后,将改变收费方式,按每车起步价60元计算,每增加一公里路程,便增加20元运费。但这项收费标准的前提仍是泥头车平斗装载,每辆车按核定的12立方米进行运输。
此外,吴仁开告诉记者,协会拟将出台另外两项措施,即统一泥头车驾驶员工资标准,以及驾驶员黑名单制度。对于将如何具体统一工资标准,吴仁开暂未透露,称目前还在研讨中。而驾驶员黑名单制度则主要针对恶意扰乱市场秩序,恶意挑起与企业纠纷的驾驶员,一旦被列入行业黑名单,各运输企业将不得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