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零部件更重要 新能源补贴不仅仅是整车

时间:2013-09-29 07:36来源:东方早报作者:吴辉

    【重型车网 转载】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终于在业界期待中浮出水面,“中央直补”、“破除地方保护”、“机关公务车采购比例”、“重点区域重点推广”等新政亮点短期内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市场推广,但是整体补贴力度仍低于市场预期。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难以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业化,充其量只能为疲软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打上一针兴奋剂,而诸如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提升和成本降低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新”更多地体现在其与传统汽车不同的产业链价值模式上。传统汽车价值链模式基本以整车企业为主导,零部件企业以满足整车企业的需求而展开研发和生产。但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核心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尤其是动力电池的技术和成本远不能满足市场化推广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定要打破以整车企业为核心的传统价值模式,将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放到产业价值链同等重要的中心环节,并以其为主导来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程。

  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中应主动承担起产业推动者的角色,尽快从“整车企业的配套者”转变为“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目前,动力电池企业基本上是跟随者,在制定下一阶段产品规划的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下游整车厂商,整车厂商的不积极和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创新进程。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问题,短期内靠商业模式的创新,而长期来看,必须要靠动力电池企业的角色转变,以“市场需求”为标准而不是“整车企业要求”为标准来推进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整车企业加强车身轻量化、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从2009年开始的“十城千辆”到刚刚出台的“补贴新政”,国家的扶持仍更多的在于市场推广,而真正对技术创新的补贴仅有2012年工信部出台的“技术创新工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表面问题在于成本过高导致市场的难以打开,而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核心技术的缺陷。仅仅停留在市场推广层面的补贴无异于饮鸩止渴,其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大了相关企业的惰性,抑制了技术创新。对关键技术创新的支持才能真正起到产业扶持的作用。因此,笔者呼吁补贴整车固然重要,但别忘了关键零部件企业。

上一篇:实时监控 全国客货车辆拟装卫星定位装置

下一篇:内燃机市场8月销量累计同比增长6.32%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